股票怎么用杠杆 107家券商2024年分类评价出炉!九大加分项、五大扣分点 旨在突出机构功能性
贾玲在官宣微博中表示:很开心解锁了“蒙牛品牌代言人”的身份,我们将用共同的要强底色,一路披荆斩棘,用自己的方式面对挑战。
大食物观建立在粮食安全基础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粮食供应不足,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以粮为纲”生产粮食,不断提高粮食自给率。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产量持续创新高,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饱”的根本性转变,基本实现了“吃得好”,正在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的目标迈进。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格局并未改变,大豆油料自给率不高,饲料粮供给偏紧,粮食安全面临结构性短缺矛盾。
备受业界关注的一年一度券商分类评级结果正式出炉。财联社记者最新获悉,今年共107家券商主体参评(实际为146家公司,但其中39家子公司合并至母公司评价),较2023年新增1家券商。
整体来看,近年来各类档位券商数量总体保持稳定,A、B、C类公司数量占比分别为50%、40%、10%,AA级别公司保持在14家左右。
自2007年启动以来,分类评价制度已经成为券商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之一,是传递监管导向、发挥监管“指挥棒”作用的重要途径,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据记者了解,2024年评级中,由于合规风控能力较弱特别是存在明显问题、潜在一定风险,基于对整体实质风险的判断,个别券商依规被直接下调了评级;此外,有多家券商因投行业务被采取(或事先告知)行政处罚或者暂停业务的监管措施,分类评价依规被扣分并同时取消了承销保荐、财务顾问等相关项目业务发展加分。
以上措施都反映了监管机构通过分类评级传递监管导向,鼓励券商重视合规风控,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同时也引导券商提升行业文化、涵养行业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为更好适配行业发展,分类评价的指标及评价体系也在适时调整。2023年以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资本市场“1+ N”文件强调督促行业机构端正经营理念、校正定位偏差,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记者了解到,2024年的分类评价就设置了多项专项监管工作指标,旨在引导券商回归本源、更好发挥机构功能。
加分、扣分引导券商回归本源、更好发挥功能
一方面事关加分。为引导券商发挥直接融资“服务商”和资本市场“看门人”功能,提升投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以及引导券商发挥维护市场健康稳定运行、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功能,2024年明确并强调了至少九项与加分有关的安排。
一是对中证协组织的投行业务质量评价为A类的公司加分。
二是落实"科创板八条"关于鼓励券商积极开展并购重组业务的要求,对中证协组织的并购重组专业能力评价排名前列的公司加分。
三是督促券商提升新股发行定价能力,对中证协组织的新股发行定价能力评价排名前列的公司加分。
四是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加分指标作了调整优化,按照主承销(或管理)民营企业公司债券(或资产证券化产品)金额,对排名靠前的公司加分,引导行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企融资。
五是连续三年将权益类基金销售列入专项加分。
六是对各季度"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保有规模排名前列且不存在"赎旧买新"情况的券商给予加分。
七是连续两年将科创板、REITs、期货期权等做市列入专项加分,促进券商发挥流动性提供者的功能。
八是券商因投行业务被采取(或事先告知)行政处罚或者暂停业务的监管措施,将取消其承销保荐、财务顾问等相关项目业务发展加分。
九是对存在从业人员行贿受贿等廉洁从业问题情形的,取消其行业文化建设加分。
另一方面事关扣分,至少有五个方面值得关注。从结果导向来看,突出严监严管、强本强基,从严传导监管压力,以及传导合规风控为本的鲜明导向,督促行业摒弃规模情节、切实提升执业质量,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一是延续2023评价标准,对IPO撤否率高的券商扣分。
二是将券商、分支机构、各类境内外子公司、董监高和主要业务人员等各类主体,将行政处罚、监管措施、自律措施、立案调查等各类情形纳入评价范畴,传递全面加强监管的鲜明信号。
三是充分运用《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与标准》等评价规则,应扣尽扣,2024年就依规对个别公司直接下调评级,确保评价等级准确反映其整体合规风控情况。
四是继续对存在从业人员行贿受贿等廉洁从业问题的情形扣分。
五是对董监高人员、主要业务人员违规买卖股票、违规代客理财等问题予以扣分,督促公司健全人员管理机制。
其中,记者注意到,仅粗略统计,2023年约有86家券商收到罚单,或多或少券商都有不同程度的扣分,其中,违规买卖股票备受市场关注。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至2023年,证监会共查办67起从业人员违法炒股案件,对139人作出行政处罚,着力构筑“不敢、不能、不想”违规炒股的长效机制。
除了上述专加分或扣分项的情形,今年2024年分类评价依然延续将行业文化建设、履行社会责任、实施稳健薪酬等等指标纳入专项评价范围,旨在突出建设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优化行业发展生态,引导券商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持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等等出发点。
监管部分后续将持续完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接近监管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现行《分类监管规定》于2020年修订发布,对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资本市场"1+N"文件要求,在传递监管导向的精准性等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
因此,为有效发挥传递监管理念和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持续关注分类评价的运行效果,下一步,监管部门将持续完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督促券商在严守风险合规底线的同时,进一步突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定位,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打造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作出更突出的贡献。
哪些券商投行、并购重组、民营债加分可能较多?
分类评级事关多重影响,比如对券商的监管政策、风险控制指标、业务资质、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比例等方面产生影响。加分项今年很鲜明,就是在于突出校正券商定位,促进行业功能发挥。比如加分指标就提到对投行业务质量评价为A类的公司加分。
根据中证协2023年披露的投行质量评价结果,A类券商分别是财信证券、长城证券、第一创业承销保荐、华泰联合、金元证券、南京证券、申港证券、湘财证券、信达证券、浙商证券、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等12家。从结果来看,A类评级中除中信、中金、华泰联合等头部券商外,其余9家均为中小券商。
图为2023年券商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
记者注意到,2023年投行评级采取了新的评价标准,基本实现对券商投行业务的全覆盖,即将债券承销、并购重组财务顾问、股转公司(北交所)相关投行业务全部纳入,督促公司勤勉尽责,为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而这,也进一步反映了投行执业加快从注重“可批性”向注重“可投性”转变。
可以看到,A类加分内容中提到了并购重组业务,而今年分类评价也着重提到了并购重组专业能力评价排名前列的公司将会加分。不难发现,并购重组业务自2023年8月起即成为监管鼓励方向,并受到政策鼓励。
根据中证协2023年券商财务顾问业务执业质量评价结果,41家参评券商中,A类有5家,分别是国泰君安、中金公司、中泰证券、中信建投、中信证券,B类有28家。
图为2023年券商财务顾问业务执业质量评价结果,A类共5家
加分项中,也突出了对支持民企融资的重视程度,按照主承销(或管理)民营企业公司债券(或资产证券化产品)金额,对排名靠前的公司加分。2023年度作为民营企业公司债券主承销商或资产证券化产品管理人的券商共57家,金额前十的券商及其金额分别是平安证券(546.66亿元)、中信证券(406.82亿元)、中信建投243.92亿元)、国联证券(232.29亿元)、国泰君安资管(212.27亿元)、华泰资管(201.94亿元)、中金公司(144.29亿元)、广发证券(131.6亿元)、东吴证券(115.02亿元)、海通证券(112亿元)。
图为2023年主承销(或管理)民营企业公司债券(或资产证券化产品)金额居前券商一览
科创板、 REITs 、期货期权等做市哪家强?
不仅如此,连续两年将科创板、REITs、期货期权等做市列入专项加分。细致来看,科创板做市商机制自2022年10月31日上线以来,截至目前,两年来,已有17家券商参与做市,分别是华泰证券(124只)、中信证券(110只)、银河证券(76只)国泰君安证券(75只)、国金证券(66只)、招商证券(39只)、中信建投证券(33只)、国信证券(31只)、兴业证券(21只)、申万宏源证券(13只)、东吴证券(11只)、浙商证券(8只)、东方证券(7只)、财通证券(4只)、中金公司(4只)、中泰证券(3只)、国投证券(2只)。
图为科创板做市商情况
从做市商看股票怎么用杠杆,据Wind,截至目前,共15家券商参与REITs的做市工作,其中,申万宏源(40只)、银河证券(40只)、中信证券(39只)、中金公司(38只)、广发证券(36只)、华泰证券(32只)、国泰君安(32只)、海通证券(8只)、中信建投(7只)、招商证券(6只)、方正证券(2只)、国信证券(5只)、东方证券(4只)、国金证券(2只)、平安证券(1只)。